李大卓:烈日下的阿尔金山

烈日下的阿尔金山

李大卓

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阿尔金北缘矿区最热的时候。这里南面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的阿尔金群山,天气晴好时依稀可见远处高山之巅的皑皑白雪;北面是黄沙漫漫、沙丘连绵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大风起时常常是漫天黄沙,遮天蔽日。然而,这个荒凉而神秘的地方,这个以前只在课文与电视中出现的地方,走近了以后,才看到了它真实的、丰富的一面。

记得刚到矿区时,太阳和高温就给我们来了一个下马威。下午三点钟,太阳却还在头顶转悠,等我们勉强搭好了帐篷,里面已经被晒的犹如蒸笼,闷热无比。一行人只得缩在帐篷外面一尺多宽的阴凉里,连呼吸的空气也是灼热的,像是待在了没有水汽的桑拿房。好不容易挨到了晚上,空气中的燥热逐渐退去,凉风阵阵袭来,终于可以躺下睡了。谁知到了半夜,大风裹着沙土从北面的沙漠吹来,强劲有力的风沙一路上“招兵买马,所向披靡”,吹的我们仅有的几顶帐篷摇摇欲坠,也晃得我们犹如笼中的小鸟,手足无措。

第二天清晨,大家一个个灰头土脸地从帐篷里出来,发现被子上,背包上,全都布了一层厚厚的细沙。嗯,好一个“满城尽带黄金甲”。与阿尔金山的第一次“交锋”,就被它掀翻在地,对方拱手笑道:“初次见面,承让,承让!”。我们拍拍身上的土,苦笑着还礼:“你好阿尔金,佩服,佩服……”。

然而,随着工作的慢慢展开,我们发现,这只是阿尔金矿区的“见面礼”,烈日对我们的“烤验”才刚刚开始,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七月份的阿尔金山脉,太阳总是起得很早,时常还没有好好感受一下早晨的清凉,大地就已经开启了高温模式。旁边的山,近处的河,远处的戈壁荒漠都已经醒来,都在静静地感受着阳光的温度。我们也拿上仪器,带上工具和干粮,迎着朝阳,走进大山。

大家相伴而行,路上并不觉得乏味,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光,一边讨论着岩块的性质、岩层的走向,越过沟壑,翻过山坡,一路上有说有笑。走的时间久了,坐下来歇歇脚,遇到陡坡,互相拉一把。因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圆满完成今天的任务。

路途再远,也要一步一步地走,天气再热,也能用意志力克服。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选择距离工作区最近,同时也有水资源的地方驻扎,然而山路崎岖,二者常不能兼得。有时候驻扎的地方距离工作区太远,路上就会耗掉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来回十几公里已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去采化探样,目的地在我们矿区图幅的最西侧,出发前我和搭档都各自灌满了军用水壶,加上工具和干粮,把背包装的沉甸甸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一次路途远,任务重,水要准备到我们能拿的极限,只是没想到那天的太阳如此“给力”。

我们一路西行,没敢怎么休息,只是在不停地赶路,只有在停下来采样定点的间隙歇歇脚。上午还好,太阳一直在我们背面,到了下午,直射的太阳光晒得我们全身发烫,汗水浸透的衣服早已被烘干,帽子上的汗水也经成了盐,手中的GPS也已经晒得发烫。放眼望去,山前的沟壑、干涸的河滩,白花花一片,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寂静的空气中竟没有一丝风,耳中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脚步声, 地上的骆驼刺有气无力地站着,迎着太阳,仿佛再说:好热,好热……

由于一路上的消耗,水越来越少,到了下午三点,带的干粮一口没吃,水却只剩三分之一。虽然一小口水解不了渴,但也能给人足够的动力向前走。又采了一个样,搭档小李说,“哎,走不动了,要是有一瓶饮料就好了。”我看他弯着腰,低着头,脸上挂着几颗还未蒸发的汗珠,体能显然已经消耗了大半,“是啊……”,我说,“想想冰镇果啤伙计,那么多二氧化碳气泡,肯定凉爽又解渴,等工作完成了,咱们出去喝!”说罢,两个人都笑了,仰天一声低吼,站起身继续往前走。

到了一天工作结束的时候,每个人的水壶里还有一点水,大概一口就能喝完,而回去的路,还需要两个多小时。能省则省吧,一定要走回去。

由于两个人的体能都已到极限,只得走一段就坐下来歇歇,但是要尽量在太阳落山以前抵达驻地,不然会更难走。就这样,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拖着已经不听使唤的双腿,翻过了一道又一道深深浅浅的沟壑。

终于,到最后一条深沟了,翻过去再有两公里就是驻扎的地方,小李已经累瘫,我也嗓子也已干的没有了知觉,于是我拿起对讲机,试着呼叫其他同伴,这一呼叫还真的联系上了已经回到驻地的人,我说,“走不动了,给送点水吧”。就这样,我们往驻地走,他们往这边来,顺利地接上了头。可以看出来,他们跑了一天,也极度疲惫,但还是过来给我们送来了至关重要的水,没有同伴的帮助,真的不知道能几点回去。大家相互鼓励着回到了驻地,天虽然已经黑透,但是吃着煮好的方便面,喝着水,觉得一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面真好吃啊!

越是干旱的地方,水就越珍贵,动物和人一样,也需要水。我们还有几个特殊的搭档——骡子,为我们驮运简易帐篷,面粉,蔬菜,挂面。没有它们,我们运送物资要困难得多。每次进山,四头骡子身上都驼得满满当当,时间长了背上都磨破了皮,磨出了血。

上一次一起进山,一连走了五个多小时的沙丘,人热的受不了,骡子也是。它们浑身出汗,皮毛都湿透了。有的累的卧在了地上,有的站在原地,不想动了。一路上牵着又走了两个小时,翻了一座山,才到了河边,它们显然比我们兴奋得多,一路小跑过去,追都追不上。看着它们在河边低头痛饮,我们心里也很高兴,一路上的疲惫也少了许多。

能驻扎在河边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虽然冰雪融水很凉,但是经过一天的曝晒,流到我们这里的河水已经吸收了许多阳光的热度。每次外出回来,大伙儿都要到河边好好地洗洗脸、泡泡脚,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听着哗哗的水声,呼吸着凉凉的水汽,白天的劳累就会扫去大半。有时候还会捡到一些非常漂亮的鹅卵石,有的洁白如雪,有的晶莹剔透。颜值颇高,手感也很好,像是注入了这山山水水的灵气,有了生命一般。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进展,我们也慢慢习惯了太阳的热情,流淌的汗水,干渴的喉咙。有时候爬上山顶,不论如何暴晒,我们躺下就能睡着。太阳是蒸发了我们身上的水分,消耗了我们更多的体力,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能量,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勇气和毅力。而这种毅力,是当代地质工作者身上特有的意志品质,也是从无数老一辈地质人身上传承下来的精神力量。

每当我们疲惫的时候,迷茫的时候,泄气的时候,无助的时候,总有同伴加油鼓劲,总有前辈指点迷津,总有激励的声音响彻耳畔,也总有援手助我们度过难关。烈日下的阿尔金山是那么荒凉,那么残酷,却又那么美丽,那么让人热血沸腾。时间久了,人们会爱上这山这水,爱上这一草一木,而这一切,都源自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地质工作,对这些不会说话的石头的热爱。

工作虽苦,我们乐在其中,山路陡峭,我们迎难而上。习惯了与大山为伍,河流为伴,习惯了水壶干粮,咸菜拌饭,青春就是无怨无悔,人生就要为了我们所热爱的事业奋斗。

而阿尔金山脉炙热的骄阳,河流山川,万物生灵,就是我们的见证者、我们的守护神,一起见证我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守护着祖国的事业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