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地勘三院改革开放四十年
刘 江
地勘三院,全称: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前身为:河南省地质局豫○一地质队、地质三队、探矿三队、地质探矿三队,1957年在栾川县南泥湖钼矿田建队,已经有61年的历史。
1967年,我从北京地质学院分配到这个地处洛阳关林的地质队,融入了艰苦创业、地质找矿的行列。当时的地质大院,周围的院墙断壁残垣,院内没有一米水泥路面,没有一栋楼房,只有数十间破落的平房和临时搭建的活动房,这是给我的第一印象。不过,并没有动摇投身地质事业意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1961年跨入大学校门,同学们都有这一思想准备,就是来地质队践行的。
记得地质部孙大光部长来我队视察,看到院内搭建的油毛毡房时说:“给你们的钱,都弄哪去了!”因为那个年代提倡的就是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直到1985年,地质队的职工一直拿着每个月几十元的低工资,同祖国共命运,无私地奉献着。
1978年,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地质队还沿用着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国家拨款,我们找矿。南泥湖特大型钼矿、小秦岭特大型金矿等,记载着我们那一代地质队员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改革开放的第三年,1980年,荣获地质部“功勋地勘单位”,即“功勋地质队”的光荣称号。
改革开放,要求地质队走向市场,在洛宁县上宫大型金矿详查即将结束时,1986年,开始了准备进入市场的技术开发工作,队领导委托我边开发、边承揽部分工程。在开发了工程勘察、组建施工队伍之后,又开发了钻孔灌注桩工程,连续承揽了:交枝铁路鲁山交口特大桥、沙河大桥、穆河大桥、银张大桥等项大桥灌注桩工程,那一年队领导让我担任了副总工程师,分管岩心钻探工程和技术开发工作。
改革开放的第10年,即1988年,经地矿部批准,成立了河南省岩土工程公司(一级施工企业),队领导让我担任了公司总工程师。因而走进市场的队伍,不断扩大,1992年开赴温州,从此,这支地质队伍不但融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一时叱咤风云,走遍了大江南北:温州、上海、山东日照、大连、辽宁盘锦、深圳、广州、厦门、南宁、山西运城、杭州、徐州、合肥、郑州、安阳等地。
在“百舸争流,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市场中,这支队伍刚刚获得一席之地,国家出现了矿山危机。我们是地质队,义不容辞,为挽救危机矿山,重操旧业,投入了深部探矿,这就是地勘三院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历史。
改革开放,促进了地质找矿、探矿的技术进步。近十年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在前三十年改革开放、探索地质队应当走什么路的磨练中,这支队伍始终同祖国共命运,不断技术创新,不断开拓进取,再次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业绩。
1988年之前,我队在上宫金矿施工的124个钻孔,平均孔深只有331米,最深钻孔800米,近年已经在该矿区创造了2002.72米的深孔纪录,也是洛阳地区历史上第一个深孔。还在山东、小秦岭金矿,创造了2500米的深孔纪录。并拓展到全国,走向了世界:青海、西藏、新疆,土耳其、非洲等地。
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这支队伍已经从一个单一的探矿队,发展成为拥有地质找矿、探矿工程、工程勘察、基础工程、环境治理、工程测量、城市地质、矿山管理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地质队伍。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我们看到:全队的总收入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千多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8亿元;在岗职工的年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000多元,增加到2017年的8万余元;洛阳地质大院建起了两栋高层公寓、实现了六十年的暖气梦、两条主干道焕然一新、院内停满了小轿车;从2016年开始,陆续迁入郑东新区现代化高层、地矿大厦写字楼办公,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