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

周强,男,1968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自然资源报(原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驻河南记者站副站长,河南地矿文联摄影委员会、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8年野外地质调查工作;1996年开始从事宣传工作,先后发表新闻、散文作品近千篇200余万字,发表摄影作品300余幅,多篇作品被评为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好新闻和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优秀作品,多次被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和中国矿业报社评为优秀记者。2014年合写的《要不断加强地勘单位的地矿文化建设——以河南省地矿局为例》一文获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合写的《践行宗旨意识履行满意标准》一文获得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公务员局共同举办的2014年“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理论研讨征文三等奖。

作品欣赏:《在梦想中起舞——地矿文学作家冯炬明印象记》《郑州的梧桐树》《信阳是一种味道》《走过金水河》《茶香情韵》《 文学青年——一个老地质工作者熊昭春的“文学狂想”》

 

郑州的梧桐树

周  强

我到过国内很多城市,梧桐树在国内城市种植是很普遍的,上海、南京、武汉、杭州、青岛、西安、上海、石家庄等都种有法桐,但郑州的法桐是最漂亮的,身为郑州人为此我感到自豪。

乍来郑州,给人感触最深的就是路两边浓密的法国梧桐。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在建设路、中原路、嵩山路、南阳路等数十条路段上都可以看到,尤其是金水路两边,排列着整齐的法国梧桐树,高大魁梧,树干无节,枝干向上倾向路中,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像一个个排列整齐的绿色天使,郁郁葱葱的伫立在道路的两旁,显得清雅而洁净,气势昂扬。

郑州的法国梧桐承载着太多人的记忆,印证了这座城市的成长和发展,为人民遮阳避雨,提供凉阴许许。据说梧桐树是自省会搬到郑州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移栽。随着时间的飞转,郑州在成长,法桐也在成长,曾经幼小的法国梧桐如今变成了参天大树,曾经年经的建设者们也是儿孙满堂,法桐已经陪伴郑州的人民走过了50多个春夏秋冬,不但庇护人们,还为郑州赢得了“绿城”美誉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梧桐树在郑州市民的心中占据着很大的空间。2 006年,经过郑州市市民投票表决,法桐成为郑州市的市树,郑州成为国内唯一以法桐为市树的城市。郑州人的法桐情结是显而易见的,尽管郑州目前还没有达到“法桐甲天下”的境界。

法桐属速生树,3年就形成树冠,梧桐栽培容易,管理简单,枝叶繁茂,绿荫浓郁,更因梧桐引凤之说而蒙上神秘色彩。诗经里说:“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说的是梧桐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足见梧桐是祥瑞的象征。

法国梧桐学名本来叫悬铃木。原来,这种树木,叶子似梧桐,误以为是梧桐,而“法国梧桐”也并非产在法国。17世纪,在英国的牛津,人们用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和三球悬铃木(又叫法国梧桐)作亲本,杂交成二球悬铃木,取名“英国梧桐”。后来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人们就叫它“法国梧桐”,人云亦云。现在,郑州等城市大量用作行道树的是二球悬铃木。

站在办公的高楼顶上远望,路边都是高大的梧桐树,就像城市的静脉,掩映着穿梭的车流,默默守护着城市交通的动脉,遍布大街小巷。郑州梧桐象一双双大手,撑起城市的一片绿色!郑州梧桐像条条有力的臂膀,为人们遮风挡雨!

最早唤醒春天的,除了河边的垂柳之外,便是那一排排的梧桐树了。嫩嫩的绿芽,迫不及待地从光秃秃的枝桠中探出小脑袋,满脸的好奇。不一会儿,便跳满了绿色的音符。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梧桐树已经郁郁葱葱。淡绿、浅绿、翠绿、苍绿、深绿……,仿佛是谁打开了色彩盒,将所有的颜色挥洒在上面似的。

在很多街道如健康路、文化路、互助路等出门根本不用打太阳伞,因为路上到处是已经撑好的绿色纯天然太阳伞,连路口都被衔接的严严实实,想晒黑都不容易呢。一步一步踏过阳光影照在柏油路上的光点,不时有凉爽的轻风拂面吹过,淡淡的树的味带来一阵沁人心睥的凉爽。傍晚还有好多麻雀,白鹭,跟下班回家的人们一样忙碌,一样热闹,不同的是,一部分在路上,一部分在树上。。。

大凡喜欢宋词的朋友,对宋词里的梧桐树都不会陌生:如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从这些词中不难看出,梧桐大都和冷雨凄风相“依偎”。

我却喜欢秋天的梧桐。深秋的时候,梧桐树皆披上了清清淡淡昏昏黄黄的光辉。满目褐黄色的树叶,有一种油画般的感觉。我喜欢那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潇潇雨夜,听着雨中的啪啪的响亮,别有一番滋味在心中,让我情不自禁享受这个时刻。

冬风起时,叶子也不会全部掉光,片片雪花从空中洋洋洒洒地从梧桐树的缝隙中飘在行人的脸上,凉丝丝的,又舒服又美丽,充满了诗情画意。

每当看到赞誉松柏之类的文字,我常常会想起郑州市的梧桐树,它们虽然不像松柏那样四季常青,却也高大挺拔,巍然屹立,给郑州带来太多的记忆,多年来一直留在我的视线之中。

 

信阳是一种味道

周  强

我已经开始怀念那些在信阳的日子了,虽然惜别仿佛只是在昨天。小小的城镇、弯弯曲曲的街巷、碧波荡漾的师河、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仿若成了一种气息,渗透在我的心情脉动里,是可以轻易感受到的真实,是随意扭头间便可瞥见的街边窗里的市井悲喜。

走在信阳的街巷里,看着街边人力车上“老信阳”们的恬淡面影、听着熟悉顺耳的信阳方言、走过悬黄色布旗的茶馆、坐上粉红色的小公车……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似乎一切都心平气静,无比安详。

信阳是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让我说得清道得明的小城。她是精致的,她的高雅是灵秀的信阳姑娘裙裾飘扬的风韵;她是浓郁的,她的味道是满街弥漫着绿茶的淡淡清香;她是多彩的,她的颜色是山是水是满目浓浓的绿色;她也是一个热爱柴米的城市,信阳炖菜正在当下河南的每一个角落生根膨胀。信阳是一个把俗与雅融合在一起的城市,是一个有着“小桥流水人家”韵味的城市,能让月亮的光晕里流溢出世俗的清香。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爱情,我的梦想,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长出了翅膀,并开了花,结了果。

信阳是点亮我青春生活的城市。在十八年的长河中,为我的青春韶华营造了一个又一个成长的故事。我的青春年华就是在她的视野里,一天天远去。我熟悉她的每一条街道,听贯了那外地人不易呼懂的方言,茶杯中冉起的缕缕清香的氤氲水气、食街上漾洋着的热擀面的浓香,甚至是街巷中宅院里的霉气,都可以使我沉寂在它荡起的生活调子里。恋爱时的小河变样了,行走的街道变宽了,朋友们的脸胧沧桑了。不变的,是我对信阳的那份难以忘怀的情感。真诚的友谊,历经的情感,如烟的往事,会经常灿烂地装点着我的睡梦,陪伴着我快乐幸福。

我走过信阳的山山水水。8年的地质队员生涯,使我以最近的触角,用地质锤敲打着信阳的群山林海,领略了她的风华异彩;10年的业余记者经历,使我以最细的心情,耳闻目睹了信阳的村村落落,感悟了她的风土人情。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汤泉池、鄂豫皖根据地旧址、何家冲、大深沟等一处处风景名胜,使我流恋忘返,感受了大别山的精华。

信阳是一种永远的味道,是一种甜蜜的清香,是我生命前行的港湾,是我心灵中永远挥抹不去的记忆。

从单纯旅行的视角看,信阳也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城市。闻名遐迩的避暑胜地鸡公山,碧波荡漾的豫南名珠南湾湖,名扬四方红色旅游,一望无际的茶园林海……一旦你在这生活过,你更会不舍得将关于它的细微忽略。虽然我离开了信阳,但我会把信阳的琐碎、信阳的故事、信阳的永远打包回家,慢慢地品上一生。她的小巧玲珑,让信阳始终保持着那宠辱不惊的姿态和安宁纯净的情境,人流和风尘永远都遮蔽不了她的气质。虽然,它比不上苏杭的韵致,又没有那般浪漫感性,但这个街道上植有法国梧桐、河边有杨柳依依的干净小城,以它自己的方式宁静优雅着,以它自己的方式繁荣喧闹着。

这个不大的小城里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商业街,时尚的商铺、传统小食店、街头的小畈和不高的建筑物的混同,倒也其乐融融,和谐安详。

在信阳的日子里,绵绵的雨滴就如我们身上的背包一样,时常陪着我们行走。雨是信阳的表情、是经常滑过的习惯、是天与这座城市结下的难以割舍的情结。一下就是三两天,淅淅沥沥的,如动人的乐曲,轻轻地响彻在我们身边。撑开伞在华灯初上的街头闲适地走走,是那么美丽的心情!

在街头巷尾、在曲折河边、在林荫道上、在小桥寺舍、在青翠茶园……这都会让我们轻易忘却所来所往。舒服——是信阳的内在气质,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心底的感叹,是挽留你并令人恬适满足的理由。信阳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她的南方风韵,就像四处流淌的清清河水和呢哝的口音——你咂摸到它的味道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心醉的感觉。

信阳是一种味道,是一个可以让心灵沉静的地方。

 

走过金水河

周  强

一个美丽的城市,都有一条河或江穿城而过。清清流水和说不尽的故事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加了城市的魅力。

郑州也有一条河,它和北京天安门前的那条河的名字一字不差——金水河。历史上,金水河也曾有过丰实的物产和迷人的风光。可是后来因管理不善,成了一条臭水河。1996年起,郑州市彻底疏通了金水河底,分段种植树木花草,建起了金水河滨河公园,郑州人从此拥有了碧波清流。

一座城市因为有了水而显得灵动,也因为有了河而变得生动。

金水河不但有一个闪亮的名字,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子产在郑国当宰相26年,廉洁奉公,家里没多少积蓄,死时连丧事都办不起。他的儿子只好一筐筐背土,把他埋在陉山上。郑国的老百姓听说后,纷纷献出各自的珠宝首饰。子产的儿子不受,人们只好把这些首饰扔到子产封邑的一条河中。河中的珠宝突然放出绚丽的光彩。碧绿的河水泛起了金色的波澜,此河便取名为金水河。

有一首咏金水河的诗这样说道:管城环抱绕金河,潋滟晴光涌绿波。两岸空明云影淡,满川摇动日华多。频洲晒网听渔唱,柳树飞桥有客过。悟得沧浪清浊意,聊将一曲和高歌。

滨河公园的“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公园建成后,金水河就成了郑州人休闲的好去处。金水河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经常沿着金水河畔行走,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在凉风习习的夏夜,在秋绵绵的午后,在大雪纷纷的清晨,几乎每天我都要漫步在她的怀抱。

金水河滨河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当草长莺飞的季节到来时,金水河两岸的春柳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顺风飘荡。人们坐在树下,看书、看报,孩子跟着老师练习着英语发音,稚嫩的声音在碧波上久久回荡•••••晚饭后,大人和小孩陆陆续续地从高楼里走出来,来到河边,享受金水河边徐徐的凉风,这时是金水河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一直到皓月当空,金水河才会恢复她的宁静和安详。

跨过陇海路向前走,就来到了“春园”。我认为整个金水河畔,最漂亮的一段就在陇海路――嵩山路段,一进园区先是一个漂亮的假山、瀑布,然后就是九曲的大运河,很多人把它当作黄河,其实不然,这个应该是“隋朝大运河”。早在公元583年,隋文帝将荥州改为郑州,管城作为郑州的政治中心,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和通济渠后,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北宋时郑州作为西辅,为宋代四辅郡之一,所以这里建了一座仿宋式建筑,取名为隋河宋肆,意思为市井商业。在汝河路――陇海路段,有很多健身器材,许多的老人家正在锻炼身体,老百姓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了。

从中原路起,进入郑大一附院段,就进入了“夏”园。夏园这一段是最乱的一段,人更多了,在陇海铁路桥边,早市、菜市、狗市、卖各种早餐的,摩肩接踵,把我们挤到了边道上,这一段时金水河逐渐变混浊的重要一段,污水口直接向河道排放。就是这一段,早上在河北岸锻炼身体的、溜狗的特别多。

进入了大石桥,在铭功路和金水路口向东50米处,就到了“秋”园。一个一米见方的不规则的石碑上刻着一个圆,圆两边有两朵浮云,圆内有一个黄色的“秋”字。河对岸就是人民公园,是金水河最浪漫的一段。夏园和秋园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或早晨或午后,在里面散散步、晒晒太阳、锻炼锻炼身体、赏赏风景、想想心事、构思文章,体验着花开花落的时光,是给我感受最多的地方,承载着太多的记忆。

我看到过一个月花600元找人帮助遛狗的富人,也常常见三九严寒睡在桥梁下的流浪汉,见过在河中洗澡、洗头的漂泊者,有上班带饭的在河边用餐的女工,有悠闲漫步的美少女,有练嗓子的老人,美丽的河边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

朝东走不远就是水上餐厅和友谊宫了,餐厅的历史应该至少有30-40年的历史了。这是24小时都营业的地方,来了重要客人再晚都可以带去用餐,而且具有一定的档次和河南特色。

从新通桥到紫荆山这一段,就是冬园,景色比较简单,距离也短,有几个门球场和一些有特色的小雕塑,老人们在乐此不疲的打门球,休闲,晒太阳,与孩子们欢腾跳跃相映成趣。

说起金水河的一景,就必须要提到金水河畔的“戏迷乐园”。据说沿河有8处“戏迷乐园”,吸引着上万的戏剧爱好者,它成了文化交流的场所。每天下午的三、四点钟,河两岸梆子、锣鼓、弦乐纷纷响起,热爱戏剧的市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给这座城市增加了一些灵气和活力。

一座城市因一条河而灵动,这条河也把城里人璀璨的生活连成了一串美丽的珍珠。五年前,我来到郑州,也因此与金水河结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也和这条河紧紧地环绕在一起。

 

茶乡情韵

周  强

信阳是有名的茶乡,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线上。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的信阳毛尖曾荣获国家金奖,与龙井齐名。苏东坡曾夸赞:“淮南茶,信阳第一”。
自从晋代文人和士大夫把饮茶作为接客待人和修身养谦的手段之后,到南北朝时,饮茶开始成为僧人借以养性的内容和祭祀神灵的高雅之物。人们之所以嗜茶、尚茶,是因为茶本身具有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明目聪耳、沁人心脾的功能。

信阳毛尖由于有着“香高、味浓、耐泡”的特性,所以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我原来并没有饮茶的习惯,但在信阳呆了十八年后,也体会到“宁可十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意境。身在人间,生活于三丈红尘之中,总喜欢在闲暇的时候悠然地饮一杯清茶,听一曲音乐,点一根香烟,获得一种无比美妙的享受。

你到信阳哪一家做客或串门,无论贫富贵贱,主人一定会为你泡上一杯信阳毛尖。行走在信阳的大街小巷,你常常会看见或老或少的男男女女,走到哪,茶杯带到哪,他们中有司机、有工人、有干部、有商人,喝茶,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外地人见了,常常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干吗呢?一个个跟领导者一样”。 

2006年的一个春天,正是采茶的季节。我和几位好友来到信阳著名的茶乡——龙潭村。只见满山遍野的茶园,层层叠叠,苍翠欲滴。其中点缀着的是一个个采茶姑娘骄健的身影,用她们纤细的嫩手,一朵朵、一芽芽的采摘细嫩芽叶,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劳动场景。

信阳毛尖属绿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与其它九大名茶相比有它的特殊性,不像其它茶叶那么厚实,而是纤纤细细,有关专家评价说:“信阳茶外形锦秀,看似小家碧玉,却具名茶风范”。

“高山有好水,云雾有名茶”。也许是信阳的茶叶饱尝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百花之芬芳,尽接晨云晓雾之仙露,给人以如痴如醉之魅力。
来到茶园,来到茶园,只见五六个采姑娘头带草帽,脖挂竹篓,纤指飞舞。一片苍绿的茶树上长着几朵淡绿色的新叶,新叶中间,现出一根鹅黄色的小尖,毛绒绒的,精巧的像一个细致的工艺品。她们一边忙碌,一边和我们说笑。这时候才大出我们的意料,一个采茶姑娘,一天只能采湿茶叶1斤多。

当地的茶农告诉我们:信阳茶区属高纬度茶区,四季分明,每年的采茶期分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春茶不耐泡,泡三四次就没味了,夏茶、秋茶的味就是越泡越苦、越来越浓了,但是特别的耐泡,可以泡六七次。

谷雨前的春茶——又名雨前茶有三种:雪芽、中芽、一尖一芽。其中雪芽最好,经过一个冬天霜雪的浸润,吸收了天地间的灵气,味道最为甘甜;此茶,白毛多,条形好,重量大,颜色青绿,色香味俱全,价钱500至几千不等。中芽多在三月中上旬采摘,经过春天阳光灿烂的映照,味道也很甜美,但比起雪茶就次一点了,价钱300至上千不等,外行人一般分辨不出。一尖一芽,多在三月下旬采摘,见名思义,也就是有个小尖和一片小叶了,比前两者更次之。但这三种茶叶,都是毛尖中的精品。

走进一个三队很多职工都认识的茶农家,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他热情地和我们聊了起来。随后,给我们每人泡上一杯上好的雪茶,泡茶时,先将水倒上三分之一杯,泡几分钟,然后将水倒掉,谓之“涮杯”或“洗茶”,此时闻闻杯中,香气扑鼻,清甜无比,然后再将水倒满,此时,汤色鲜绿,清盈碧透,小呷一口,漫漫送入喉中,则味醉鲜爽,犹似玉兰吐芬芳,顿时觉得满口生津,齿颊流香,令人回味无穷,当喝过三道、四道汤清色淡时,主人会为你重新沏茶。泡信阳茶最好用玻璃杯,因为浅黄绿色的茶会给你晶莹剔透的感觉,把持于手掌之间,既温暖,又开朗了你的心境,而且饮的时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中,一股股琼浆玉液让你有一种清新无比的惬意。真是“六根开窍清风生,飘飘欲仙最怡人”。

喝春茶要慢慢地品。大家一边喝一边交流着茶叶的味道,有的说从喉咙里品出味的,有的说是从舌头尖品出味的,有的说是从心里品出味的,一同去的姚主席指了指眉心,他从这品出了味,这才是喝茶的最高境界。

茶叶采出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炒茶了。走进炒房,只见一排四五个炒锅,直接镶嵌在水泥锅罩上。用火是很讲究的,第一遍先用柴火,大火炒,再用炭火,慢慢烤;然后用文火烘干。过去炒茶的时候,是用手在锅里搓,这样才能条形好。现在先进多了,炒锅边,有一个电动的控制档,跟汽车的档有些类似。档的顶端有一个扫帚,不同的时候可以控制它的档速,来对茶叶进行翻卷,这样效率就提高了很多。烘干后,先过筛,分出茶叶不同的档次,再用聂子把茶叶中的茶棍、青色的大叶一个个地挑出,然后用大塑料带密封,才算完成。

茶农告诉我们:他有二百亩茶园,采茶叶时,每亩地得请两三人来采摘,等于他一人就得请六百人来帮助采茶。一亩茶地,一年采雪茶只能采十多斤。一斤在这卖要600元,要不这么珍贵呢。一杯春茶,其中的茶叶采茶姑娘要采100多下,这一杯茶中包含了劳动人民多少辛勤的汗水。

信阳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市内有多家茶馆,选择一个恬淡的静夜,和几个朋友一起,坐在茶坊中看茶艺表演茶艺表演,也不失为一种优美的风致,置身在四周挂着竹帘的楼阁里,融合着婉转低回的春江花月夜,仿佛走进了遥远古典的岁月中。茶艺表演对茶叶、水质、茶具、品茶非常讲究。展示茶具、烹煮泉水、沐霖瓯杯、茶茗入宫、悬堂高冲、春风拂面、瓯里酝香、三龙护鼎、行云流水、“关公巡城”、点水流香、鉴赏汤色、细闻幽香、品啜甘霖等每一个过程都不让你感到新颖而别有意韵,令人回味无穷。

那一刻,我的心灵和茶香和音乐水乳交融在一起,悄悄地摇曳着细致入微的感动。平淡的岁月里,天天为生活而忙碌,静下心来品茶的时间不是很多。